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肝脏》2014年第2期154-156,共3页Chinese Hepatology
摘 要: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20亿人曾经感染 HBV ,慢性 HBV感染者约有3.5至4亿人,每年有50万~120万人死于慢性 HBV感染及其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据估计我国有1.2亿人为 HBV携带者,每年大约28万人死于HBV引起的相关慢性肝脏疾病[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乙型肝炎患者的求治心理越来越迫切,然而有一大批人在拿到表明HBV大量复制的化验单后,却不被列入治疗的范畴,这就是免疫耐受期的患者。我国目前大约有5000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倘若这些患者拒绝肝穿刺分型而不能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那么他们将成为 HBV的高危传染源,长期下去患者自身也会错失及时治疗的时机[2-3]。现就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的特点、形成机制、要不要打破免疫耐受期以及如何打破免疫耐受的研究作一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2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