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华[1] 杨翼[2] 顾旭东[1] 王伟国[1] 章维挺 苏宁[1] 任芸[1] 李亮[1]
机构地区:[1]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嘉兴314000 [2]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
出 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年第4期291-29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摘 要: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分别于人组时(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再成角试验对2组患者本体感觉进行评定;采用PH—A平衡功能检测系统评定患者平衡功能,在双足站立位(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取摆幅指数(sI)、摆动的轨迹长和外周面积三个指标进行分析;下肢运动协调性采用表面肌电时序分析;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2组在入组时再成角试验、平衡检测指标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再成角试验结果显示,干预组膝关节的平均偏差为(7.62±3.21)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6±4.63)mm,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平衡检测中闭眼状态下各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治疗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分析在最大等长收缩过程中,干预组患膝治疗后的拮抗肌协同收缩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干预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体感觉强化训练不仅对ACL重建后患者的本体感觉恢复有肯定疗效,还能促进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协调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全面恢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