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回指语的解析——从其反讽效应谈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艳春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150001

出  处:《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15-119,共5页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HEUCF141208);黑龙江省哲社科项目(13D016)

摘  要:"另类"回指语指那些在语篇中完成替代任务之余,还具有其他功能的语言单位。根据Yus的反讽理论,"另类"回指语有产生反讽的可能性。对"另类"回指语的反讽效应进行解读,推导"另类"回指语的反讽效应产生原理:"另类"回指语在提取旧信息时,激活了受话者的认知域,同时提供了新线索;新旧信息综合后的衍生信息与受话者认知域中的惯有信息相互冲突;受话者将此冲突置于语境,寻求与语境最吻合的最佳释义即反讽。按照先行项的差异将"另类"回指语分为四大类:名词性先行项回指、动词性先行项回指、零形式先行项回指和复杂性先行项回指。

关 键 词:“另类”回指语 反讽效应 认知域 先行项 

分 类 号:H136[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