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琴[1] 陈秋蓉[1] 刘丽[1] 丁小凤[1] 姚炳华[1] 金英姬[1] 张亚明[1]
出 处:《临床肺科杂志》2014年第6期1120-1121,1125,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摘 要:心搏呼吸骤停是儿科最危重的急症,可发生于任何场合。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呼吸突然停止或即将停止的患儿所采取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恢复呼吸和循环,维持脑细胞功能,尽可能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心肺复苏虽历经50余年,但抢救成功率一直很低,据报道发生在医院内的心跳呼吸骤停,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仅有12%-24%,而发生于院外的心搏呼吸骤停占大多数,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更低,仅为4%[1]。国外报道,心搏呼吸骤停能存活至出院者不到10%[2]。为了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我们组织学习了《2010年国际小儿心肺复苏指南》[3](以下简称《2010指南》),并对近2年收治的心搏呼吸骤停患儿27例进行心肺复苏总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