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以《明实录》中的相关语汇为中心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晓东[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175-191,共17页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六世纪前后的倭寇与东亚区域秩序研究"(批准号:10BSS009);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项目"明清时期中国知识界‘倭寇'叙事的历史演变"(编号:NECT-12-08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倭寇"问题,是影响明代官方对日本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洪武时期基于重构东亚封贡体制及宣示自身统治合法性的需要,明太祖朱元璋在最初的对日诏书中,采取了将"倭寇"与"日本"相关联的督促策略。随着双方交涉的逐渐展开,尤其是永乐至正德年间,明朝与日本"封贡"关系的日渐确立,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基本采取了"倭寇"与"日本"两分的看法。虽然嘉靖初年的"宁波争贡"事件及后来"大倭寇"的兴起,对明代官方"日本观"的转化产生了较大触动,但还未从根本上将"倭寇"与"日本"全然等同视之。万历时期,丰臣秀吉对朝鲜的侵略及其对东亚区域秩序的挑战,使明朝君臣不得不从国家与民族的角度来思考对日关系,此时的官方语境中,

关 键 词:明代 倭寇 日本 《明实录》 

分 类 号: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