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秀松[1]
出 处:《语文研究》2014年第2期35-42,共8页Linguistic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语历史语义演变的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740014);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跨语(方)言视角下语气副词的语法化研究"(项目编号:12YYC016);江苏高校哲社研究基金项目"终竟义语词的共时变异与历时演变的跨语(方)言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740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汉语史上,以"到底""毕竟"为代表的终竟义语词曾具有"无论如何"义肯定副词用法。其"无论如何"义位在行、知、言三域分别实现为"一定,非(要);坚决,就是""一定,肯定"和"千万,万万"三个义面。其中,前两种意义的"到底""毕竟"等分别是动力情态副词和认识情态副词。它们始见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到底""毕竟"的动力情态副词用法和"终于,终究"义时间副词用法之间、认识情态副词用法和"毕竟"义评注语气副词用法之间,存在词义上的[前景-背景]倒置关系。动力情态副词"到底""毕竟"等与"高低"类正反叠结副词具有相似的多义模式和句法分布源于其语义结构上的兼容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6.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