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农用化学品研究所
出 处:《中国农药》2014年第4期54-56,共3页Journal of China Agrochemicals
摘 要:20世纪50年代B.K.green在研究第一代无碳复写纸时使用凝聚法制备了包含染料的微胶囊,这标志着微胶囊技术的开始。进入21世纪,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加快,已被广泛的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建材等很多领域,微胶囊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或囊膜,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将作为囊芯的活性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裹起来,形成一种具有半渗透性囊膜的微型胶囊。其具有保护囊芯材料免受环境影响、屏蔽气味降低毒性等作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化学农药开始使用,特别是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进入七十年代后化学农药的污染问题越来越被重视,降低毒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理念被提出来。同时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减少喷药次数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成为化学农药研究的重要问题,农药微胶囊制剂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出现的。最早的农药微胶囊产品是1974年Pennwalt公司开发的甲基对硫磷微胶囊,投入市场后非常的畅销。从那时起微胶囊悬浮剂作为农药的缓释剂型被广泛认可,我国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引入农药微胶囊制剂,先后有对硫磷、倍硫磷等商品化。近年来随着我对农药政策的调整,微胶囊悬浮剂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