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孔宪玲[1] 肖生平[1] 

机构地区:[1]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广东省528403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年第4期158-16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目的探讨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些紫癜(ITP)的临床特点,评价三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ITP患儿90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激素治疗,B组采用丙球蛋白治疗,C组采用丙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情况。结果发病≤6个月34例(37.8%),6个月至1岁25例(27.8%),1~2岁18例(20.0%),2~3岁13例(14.4%)。A组总有效率73.3%,明显低于B组(90.0%)、C组(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 d后三组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多(P〈0.01);5 d后,B、C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1,P〈0.05)。B、C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ITP具有以下特点:(1)发病因素复杂多样;(2)起病急,缓解快;(3)发病与病毒感染、预防接种等可能有关;(4)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糖皮质激素和丙球蛋白联合应用治疗ITP可明显缩短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效果良好。

关 键 词: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婴儿 

分 类 号:R725.5[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