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晶[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6期96-97,共2页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摘 要:英国著名作家威廉姆·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其故事情节表面上只是在一群无邪的儿童间上演的一场“野蛮游戏”和一部荒诞的“童话”。却同时是戈尔丁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也更是现代社会的“警示钟”。《蝇王》中的人性主题、象征寓意、女性缺席现象以及其他诸多因素都使这部作品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杰作。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对象多集中于这部小说的象征和人性两方面,而对女性缺席现象研究较少,且大部分集中在对女权主义和男性沙文主义的探讨。因此,本文将从独特的视角去阐述《蝇王》中的女性缺席现象,从而试图揭示戈尔丁安排女性在这部小说中缺席的寓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