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化语境下文学经典“死亡”的症候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海光[1,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铜仁学院中文系,贵州铜仁554300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126-132,共7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亚鲁王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编号:13xzw024)

摘  要:西方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说本意是为批评家提供一种阐释作品的新方法,对于分析文学经典构建问题也具有启示意义。事实上,文学经典的构建是艺术家、世界、作品、欣赏者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出现的世俗化思潮断送了建构文学经典的可能性,受世俗利益的诱惑,创作者们纷纷转向文化消费品的生产,使作品呈现出艺术粗俗化、思想庸俗化的病象。在世俗审美理念横行的时代,"快餐"式文化、文学广为读者所青睐,而纯文学则难觅"知音"。相关因素的缺失致使文学进入到"经典之死"的年代。

关 键 词:世俗化 文学 艾布拉姆斯 “四要素”说 经典死亡 症候分析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