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脑欣滴丸干预高血压眩晕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翟昂帅[1] 徐士欣[2] 朱亚萍[2] 刘晓燕[1] 张玉焕[1] 张军平[2]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出  处:《新中医》2014年第6期45-47,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课题(编号:11037)

摘  要:目的:观察舒脑欣滴丸干预高血压眩晕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前状态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8例高血压眩晕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脱落2例,完成67例;试验组脱落6例,完成63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钠或缬沙坦治疗,若降压疗效欠佳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CCB)类药物或利尿剂;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脑欣滴丸联合干预。疗程均为28天。分时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和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杜氏高血压生活量表积分变化,以及血清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浓度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时DAR S、DHI-S总积分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点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时高血压杜氏生活量表总积分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14天、21天、28天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天、28天,2组GMP-140水平分别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天、28天,2组TXB2水平分别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8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天、28天,2组PAI-1、t-PA水平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8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对高血压眩晕血瘀证患者进行合理干预,可改善患眩晕程度及生活质量,并在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方面有优势。

关 键 词:原发性高血压(EH) 血瘀型 舒脑欣滴丸 血栓前状态(PTS)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