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102 [2]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3]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出 处:《水产科学》2014年第5期331-336,共6页Fisheries Science
摘 要:甲壳动物的促雄性腺为特殊的内分泌器官,伴生在雄性生殖系统附近,在调控雄性的性别分化、第二性征的维持以及生殖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Cronin[2]首次在蓝蟹(Callinectes sap idus )中发现了该腺体。几年后,Charniaux-Cotton[3]在端足目跳沟虾(Orchestia gammarella)中首次阐明了它在雄性性别发育中的功能,并命名其为促雄性腺。促雄性腺在雄性性别分化中的作用主要源于其分泌的激素--促雄腺激素。国内外学者对促雄性腺的形态结构、所分泌激素的化学性质及该激素基因克隆等开展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国内外关于促雄性腺的报道日益增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促雄腺激素的化学性质、促雄腺激素基因、分子结构及其功能等研究的进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16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