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渊[1]
出 处:《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55-60,共6页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项目"地域文化视阈下金庸小说中的陕西名山研究"(12JK0419)阶段性成果
摘 要:金庸小说中的华山地理描写按作品创作时间顺序,经历了一个由笼统到具体、由模糊到清晰、由空泛而论到特征鲜明的过程,表现出金庸小说创作技巧的日臻纯熟与完善。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两个方面,由于金庸在描写时对其进行了重构,所以它们在小说中是作为文学地理的存在而非真实华山地理的存在。金庸描写华山地理既满足了创作的基本需要,又能根据华山地理特点塑造华山派及其人物并设计武功,而最负盛名的"华山论剑"也与华山地理具有深刻的联系。金庸如此描写华山地理,既是华山地理对金庸的制约,更是金庸对华山地理的充分尊重与偏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