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西学院文学院,教授734000
出 处:《杜甫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24-30,共7页Journal of Du fu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东西方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河西文学研究"(12XZW00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河西走廊‘西游’文学研究"(11XJA751006)
摘 要:杜甫虽然没到过河西走廊,但他的一些边塞诗、投赠诗、送别诗关涉到河西,表现了诗人浓郁的河西边塞情结。有的表达了诗人的反战立场和仁民爱物的情怀,有的表达了诗人投身军幕的意愿,有的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隐忧,这些诗都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要从性格发展、人性复杂的角度评价杜甫,当自相矛盾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发生冲突时,就表现为一种"沉郁顿挫"的风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