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产业创新的技术标准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航[1] 赵树宽[1] 张研[1] 封伟毅[2]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2]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6期267-268,共2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20120622);吉林大学"211工程"项目

摘  要:我国技术标准化总体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有:(1)我国主要通过采标、参标的形式制定技术标准。目前多运用国外的技术标准,导致很多国内的先进标准无法推行,现有的一些标准不够领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2)政府对标准化的工作重视度不够,对市场的协调能力也较弱。我国目前的技术标准化能力很弱,很多时候都无法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很容易遭遇其他国家依据自身技术标准化而建立的贸易壁垒;(3)技术标准更新太慢。我国规定技术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但事实上大多数标准都超过5年,现有的国家技术标准平均标龄为10-12年,最长的甚至达到41年,严重影响了技术标准的发展。

关 键 词:技术标准化 产业创新 国家技术标准 国际标准化活动 中国 协调能力 阻碍作用 经济发展 

分 类 号:F12[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Q307[生物学—遗传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