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华[1] 潘承恩[1] 陈武科[1] 王全颖[1] 杨广笑[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61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第2期221-223,共3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摘 要: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及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肝炎,与肝癌及肝硬变关系密切[1].HCV核心区编码蛋白是研究重点之一.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应获得大量高效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原.HCV基因组结构与黄病毒或瘟病毒相似,为长约9.4kb的单股正链RNA,含一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frame,OFR),编码含3010~301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蛋白前体,经宿主和病毒蛋白酶作用加工成结构蛋白(C,E1和E2/NS1)和非结构蛋白(NS2,NS3,NS4和NS5)[2].核心蛋白约含191个氨基酸,大小约19000~22000,其氨基酸序列十分保守,比较已有的HCV各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超过95%.
分 类 号:R373.21[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