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志强[1]
机构地区:[1]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3期97-101,56,共6页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基 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中越使者往来研究》(13CZS032);2013年度海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越南使者与清代中越文化交流》(HNSK(G5)13-13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越南问题是19世纪晚期引起清朝边疆危机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李鸿章作为清政府负责处理越南问题的“枢纽”所在,认识到越南有脱离宗藩体制而谋求独立自主之野心及其衰弱的国力而无力应对来自法国侵略的现实,制定并实施了“不即不离,设法调停”、固防观变及划界通商的策略,上述策略的出台,既有李鸿章从清朝国防全局考虑的因素,也有来自晚清外交困境的无奈选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