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富彦
出 处:《新农村(黑龙江)》2014年第2期160-160,共1页New Countryside
摘 要:柞蚕早秋蚕,具有产量高、丝质优,不受寄生蝇和早晚霜的威胁,市场上紧缺,上市价格高于秋蚕的30%以上,又不与农忙争工等优点。西丰县自1980年开始研究和推广早秋蚕生产以来,迄今已近30年,全县年推广早秋蚕250把。但在实践中,具蚕农反映:早秋蚕比秋蚕好,因早秋蚕种茧在低温人工控制下长达9个月左右,造成蛹体营养不足,制种时存在着产卵量少,孵化率低,蛾子交尾能力差,短爪,水肚蛾,畸形蛾多,蚕期发病重,产茧量低的不良现象。上述情况严重影响了早秋蚕的发展,放养把数逐年下降。经多年实践证明:关键是产量低。而产量的高低,又受保种温度、种子质量,放养管理等因素所制约。究竟保种温度是多少?种子质量要达到什么标准?制种和放养中应抓住哪些环节?自1982年开始,我们就在重点养蚕区与蚕民反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对比试验分析,逐步掌握了早秋蚕的丰产技术关键。
关 键 词:早秋蚕 丰产技术 柞蚕 放养管理 对比试验分析 种子质量 秋蚕生产 人工控制
分 类 号:S883.5[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8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