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类感通与心物感应——从心物关系论《文心雕龙》对《易传》的接受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窦可阳[1] 李小茜[2]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2]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天津300191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176-181,共6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2AZD013);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033)

摘  要:虽然《周易》与《文心雕龙》的比较研究早已受到相当的重视,但专就《文心》中情与言、物与情、心与言等对范畴之间的关系而联系周易来谈的还不多。实际上,以上几组范畴对《文心》对《周易》的接受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每当前述几组范畴并列于骈句之中时,总是存在着表与里、外与内、本与末、主体与客体这样的对待关系。其次,所谓"心物"关系,又分为由外及内的"物—心"和由内及外的"心—物"两类关系。而对于这两种关系,《物色》篇作了全面的阐发。最后,《易传》对《物色》篇的影响,远不止于"联类":在生命美学层面上的契合,才是刘勰的真意所在。

关 键 词:《文心雕龙》 周易 接受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