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盘蓝筹股市场是反应不足还是反应过度?——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磊[1,2] 邹昆仑[1,2] 陈普[3] 

机构地区:[1]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财经大学金融产业优化与区域发展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山东济南250014 [3]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南宁530021

出  处:《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年第3期121-126,共6页Review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股市波动中的分层信息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0JYD79000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证券信息结构的市场效应研究"(项目编号:ZR2012GM012)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高等学校创新计划"金融产业优化与区域发展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与"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的资助

摘  要:为检验我国大盘蓝筹股市场是反应不足还是反应过度,借鉴De Bondt、Thaler(1985)的研究思路,融合Gishan Dissanaike(1997)的研究方法,以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为样本期间,选择上证180指数成分股为研究对象,在国内首次排除规模因素、买卖偏差和时间风险等可能影响结果客观性的因素,对我国大盘蓝筹股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形成后的六个月到三年之内,我国大盘蓝筹股市场是有效的,既不存在反应不足,也不存在过度反应。

关 键 词:有效市场假说 过度反应 反应不足 

分 类 号:F830.91[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