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晓博
出 处:《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4年第6期41-41,共1页Journal for Beneficial Readines Drug Informations & Medical Advices
摘 要:控涎丹一方,源出宋代医家陈无择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名妙应丸、子龙丸、控涎丸。本方是在十枣汤的基础上,去大枣、芫花,加白芥子制丸而成。方药组成:甘遂(去心,醋制)、大戟(去皮,醋制)、白芥子各500克。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服用可于食后及临卧时,用姜汤或熟水送下5耀10丸。如疾猛气实,酌加用量。痰涎壅盛,痰核流注,治宜消水解毒、攻逐痰饮。方用白芥子利气、温通祛痰为主药;甘遂、红大戟逐饮祛痰,为辅药。全方具有攻逐痰饮、消水解毒的功能,主治痰涎内伏,胸背、手脚、颈项、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内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走易不定,或头痛不可举,皮肤麻痹,饮食无味,痰唾稠黏,或睡中流涎,神志昏倦多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