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根明[1] 谢树成[1] 刘邓[1] Thomas J ALGEO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6期1193-1205,共1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CB808800);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41202240);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编号:GBL11202和GBL1130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编号:B0803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CUG120117)资助
摘 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的.目前在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方面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认识,而在生物对环境作用方面的认识还非常薄弱.本文以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一生物与环境的重大突变期为例,探讨了微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并指出了下一步的重点突破方向.类脂物生物标志化合物、C-N-S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研究表明,硫酸盐还原微生物功能群、H2S的厌氧氧化微生物功能群、产甲烷微生物功能群、甲烷的好氧氧化微生物功能群、反硝化微生物功能群和固氮微生物功能群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显著繁盛.不同微生物功能群既可以加剧环境的恶化,也可以改善环境,正是这些多方面的微生物作用才使得地球环境不至于向一个方向演变,而是处于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状态.
分 类 号:Q913[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生物学—古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