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汶[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感染科,100010
出 处:《北京医学》2014年第6期505-505,共1页Beiji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分消走泄法”出自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温热论》。三焦,是阳气与水液通行的通道,主宰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湿邪如果留恋三焦,阻遏气机,出现寒热起伏,胸满腹胀,溲短,舌苔腻等症,则运用宣上、畅中、渗下的方法,使湿热之邪分别从上焦、中焦、下焦不同道路驱离人体。如杏仁之宣降肺气,厚朴之燥湿行气,茯苓之健脾渗湿。或用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使湿邪从中、下焦而出,此谓“分消走泄法”。分消走泄法,是治疗三焦气分湿热证的常用方法。
关 键 词:分消走泄法 治疗 应用 肝病 《温热论》 升降出入 人体气机 宣降肺气
分 类 号:R25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