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学强[1] 李兰芳[1] 刘鉴[1] 刘志群[1] 吴论[1] 朱小兵[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麻醉科,广东中山528400
出 处:《新中医》2014年第7期180-182,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中山市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32A170)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经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胸科手术需单肺通气的COP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30例,电针经穴组(EA组)取穴选择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电针非经穴组(EN组)选择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2组均于术前3天开始行双侧经穴电针刺激,每次持续时间15min,选择当天9:00和17:00,每天2次;对照组(c组)不行任何预处理。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min、60min、90min时(T2-T4)、术毕(T5)时取桡动脉血样2mL,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a)02、呼吸指数(RI);记录各项呼吸动力学指标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及动态肺顺应性(Cd)。结果:与C组比较,EA组T2~T4时点OI升高、RI降低,Ppeak、Pplat及Raw降低,C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N组各时点OI、P(A—a)O2、RI、Ppeak、Pplat、Raw及cd,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EN组比较,EA组T2-T4时点OI升高,P(A-a)O2、RI降低,Ppeak、Pplat及Raw降低,C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经穴可降低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提高氧合功能,提示其具有保护作用。
关 键 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电针麻醉 呼吸 人工 呼吸功能试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