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目标性监测与假阳性的控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覃凌[1] 王慕云[1] 

机构地区:[1]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出  处:《柳州医学》2014年第2期81-83,共3页

摘  要:目的分析医院血培养假阳性的原因,探讨采取相关措施后对其发生率的影响,为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08年1~6月所有血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目标追踪监测,了解假阳性率,分析产生的原因;2008年7月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持续追踪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血培养阳性病例。结果2008年1—6月血培养假阳性病例的病原菌分布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3.33%,血培养假阳性率高达35.29%,采取控制措施后2010年7~12月血培养假阳性率下降至8.70%(X^2=9.172,P=0.002)。结论在血培养阳性目标性监测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如制定标准化的血培养采集流程、多种方式加强护士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加强质量督查和考核等,可提高血培养标本的送检质量,降低假阳性率,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关 键 词:血培养 目标性监测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干预 

分 类 号:R378[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