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中高危风险出血患者多模式血液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钦[1] 芶大明[1]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贵州遵义563003

出  处:《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第16期83-86,共4页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摘  要: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不断发展,心脏外科手术量不断递增,血液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一半左右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需要输血,年用血量达1500万单位,并且我国用血量每年以10%递增[1],但是献血人次每年基本保持不变,血液严重供需失衡。对于一个需要输血的患者而言,输入异体同种血可能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严重的输血反应、免疫抑制作用而使肿瘤复发率增加等。尽管核酸技术的应用使得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率大为降低,但直到现在SARS、疟疾、Chagas病仍然无法监测[2],同时在围术期输血给患者和社会增加了经济负担。

关 键 词:体外循环 输血 术前高风险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