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7期275-276,共2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431号);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15号);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331)
摘 要:中国翻译理论大致是沿着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这是翻译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翻译美学不断发展的过程。然而“翻译美学”这一术语明确在国内被提出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一般认为,傅仲选的《实用翻译美学》(1993)是我国第一部翻译美学专著。方梦之、刘宓庆、毛茶贵等都对翻译美学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界说,但对于何为翻译美学,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尚未达成共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24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