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郁达夫的翻译美学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英[1] 张万敏[2] 

机构地区:[1]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7期275-276,共2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431号);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15号);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331)

摘  要:中国翻译理论大致是沿着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这是翻译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翻译美学不断发展的过程。然而“翻译美学”这一术语明确在国内被提出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一般认为,傅仲选的《实用翻译美学》(1993)是我国第一部翻译美学专著。方梦之、刘宓庆、毛茶贵等都对翻译美学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界说,但对于何为翻译美学,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尚未达成共识。

关 键 词:翻译美学观 郁达夫 翻译理论 20世纪 九十年代 美学概念 国内 化境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