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口述史研究的适用与拓展  被引量:2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海云[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  处:《民俗研究》2014年第4期37-44,共8页Folklore Studies

基  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建设及口述史方法论再研究"(项目编号:11&ZD064);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时期乡民艺术发展与公共社会建设"(项目编号:11BG07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十年来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工作,因学术理念滞后与工作实践的一刀切模式,并未在学术探索与公共话语平台搭建等方面发挥应有效用,而主要作为一种具体技术手段被使用。为有效推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助推社会发展,应注意从如下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研究予以深化:通过口述史调查倾听民众心声,理解民众心态;借助社会语境分析,赋予非遗口述史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意义上,对非遗口述史工作予以功能拓展。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述史 记忆 主体建构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