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文飞[1] 王金艳[1] 钟爱民[1] 

机构地区:[1]江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南昌330006

出  处:《江西医药》2014年第6期554-556,共3页Jiang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860110)

摘  要: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增强CT和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碘化造影剂在血管内的运用明显增加。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即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其通常是指:使用造影剂后48h内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即血肌酐(Scr)升高值〉0.5mg/dL(44.2μmol/L)或者〉基础值的25%,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1]。CIN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既往研究表明肾脏内局灶缺血为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氧自由基清除、造影剂本身对肾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等均参与了CIN的发生和发展。新近研究又提示CIN的发生机制可能与炎性反应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对CIN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 键 词:造影剂肾病 发病机制 炎症 

分 类 号:R692.39[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