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左鹏军[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14年第4期15-27,共13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代文体形态研究"(09YJA751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研究"(10BZW071)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甲午战争引发了以国难诗史和民族心史为主题的诗界高潮的到来。甲午战争诗歌通过对战争过程的描绘弘扬诗史精神,通过对战败原因的诘问呼唤杰出人才,而台湾诗歌的崛起显示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强化,战争与和平观念的调适则反映了中国与世界意识的深化。甲午战争诗歌的艺术探索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近代诗风的新变,叙事性和批判性的增强是诗史意识强化的艺术化反映,悲愤苍凉、沉雄刚健诗风的弘扬和忧郁苦涩、感伤哀怨情绪的抒发是时代精神的诗性传达,而多种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的汇聚与运用,则反映了近代诗歌综合古今、融通雅俗、寻求创造发展的艺术追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