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树彬[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理论与改革》2014年第4期5-9,共5页Theory and Reform

基  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13CDJ009);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改善民生视阈下的协商民主研究"(2014B12);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2013PT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进行了长期而丰富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赋予了中国协商民主独具中国特色的无与伦比的内在优势。但是,中国协商民主仍然缺乏与其长期而丰富的实践相匹配的理论构建,尤其是随着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使得西方学术话语体系日趋掌握中国协商民主诠释的学术话语权。这就倒逼着从事中国协商民主研究或相关研究的每一个理论工作者都应该担当起研究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抓住中国协商民主的本质、彰显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基础上,真正掌握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关 键 词:中国协商民主 马克思主义 学术话语权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