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agulation Indexes During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龚彩平[1] 李广华[1] 梁玲[1] 谢红东[1] 黄锦维[1] 葛艳芬[1] 叶联珍[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广州510080

出  处:《血栓与止血学》2014年第3期135-136,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摘  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0例PCI患者术前、术后4 h、24 h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与抗凝血酶(AT)含量的变化。结果 PCI术前与术后4、24 h PT、Fbg、AT没有变化(P>0.05),aPTT及TT术后4 h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 h恢复正常。结论 PCI术后可在4及24 h采用aPTT及TT监测病人的抗凝情况,而对抗凝血酶含量正常的患者术后4 h已恢复正常,不必常规监测。

关 键 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凝血酶 肝素 

分 类 号:R543.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