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我”——重探王蒙对“伤痕”的审视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文峰[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文艺争鸣》2014年第6期129-132,共4页

摘  要:新时期之初,历史的教训和外来文学的刺激促使一些作家开始了各式各样的"寻找",他们试图在小说与历史现实之间建立起广泛、深刻、奇特的关系。当然,这种寻找并不仅仅是作家寻找外在于他自己的某种小说样式或"现实",而是自我也融入其中,自我被寻找,自我不断地走向完善的过程。其中,王蒙就是一个代表性作家。他身上有一股强烈的"寻找"意识:"复活了的我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寻找我自己。"(1)《最宝贵的》《布礼》《海的梦》《蝴蝶》《杂色》《如歌的行板》《相见时难》等"伤痕"作品就是王蒙在"寻找"过程中留下的轨迹。

关 键 词:布礼 相见时难 寻找自我 外来文学 小说情节 《蝴蝶》 钟亦成 我自己 历史现实 人物身份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