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付朝华[1] 陈忠羡[1] 梁胜根[1] 范全[1] 薛忠林[1] 付兆宗[1] 谢清华[1] 赵振东[1] 原向伟[1] 秦英[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江门市中心医院)骨科,广东省江门市529070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年第3期299-30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摘 要:目的探讨X—tube与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白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8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X—tube行髓核摘除手术46例,经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40人。按Nakai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同时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X-tube组与MED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X—tube组切口长,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少。经X-tube组与MED组的住院天数、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的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1例患者伤口皮肤周围坏死,给予对症换药及缝合治疗后愈合;术中静脉丛给予双极电凝止血,未见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等并发症。结论两种微创技术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经X—tube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相对简便,学习曲线短,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 键 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 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可扩展通道系统(X—tube)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