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对《诗经》原始形态的保存及被楚辞形式的接受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正英[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4年第4期51-61,共11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艺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07BZW019)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公布的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是一组未经孔子最后"删定"而流传到楚国的《诗经·周颂》"逸诗",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代表了战国中期以前的《诗经》存在形态。最值得关注的是,组诗中每首诗均有"启曰""乱曰"乐章标识,其可能是对《诗经》仪式乐歌"颂"原始形态的保存,具有《诗经》最早形态的再现意义。这一乐章标识,随着东周天子失位、功利的聘问赋诗之风兴起、用于典礼仪式的乐章渐趋式微,而逐渐失去实际意义。秦火后,汉代经师授经时,进一步专注于经义之解而彻底抛开了乐章,流于形式的"始(启)曰""乱曰"乐章标识,遂在抄经过程中被略去。所幸,春秋时期随着东周宫廷典籍的散落与南传,楚国代代传抄保存下了这组有原始形态乐章标识的《诗经》"逸诗",至战国时期,又幸被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形式所接受,将本为乐章标识的"乱曰"变换性质而化用于楚辞作品的尾章章首,成为总括揭示全篇主旨的结穴语,并构成了楚辞的主要形式特征之一。

关 键 词:《诗经》 原始形态 楚辞 保存 组诗 周公 清华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