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兴跃[1]
机构地区:[1]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8期57-58,共2页
摘 要:"无意于文"在宋代是一个很重要的诗论命题。虽然"无意于文"在这之前也体现于诗人的创作之中,但还没有像宋代那样明确将其视为一种诗歌追求的最高境界。宋代文人总想超越唐代诗人,但唐诗已达到一种不可企及的高度。于是宋代文人就在诗歌创作上行了很多探索,他们期望在创作上达到一种"无意于文"的最高境界。有宋一代,杨万里就是典型的代表。本文主要试图考察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无意于文"为最高追求,从而体现出其创作态度;同时,面对"无意于文"与"有意于文"的不同创作态度,解诗者也将采取不同的阐释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