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作品《断桥遗梦》演唱浅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狄 

机构地区:[1]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 福州350001

出  处:《艺术时尚》2014年第5期193-193,共1页

摘  要:20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借鉴国外声乐演唱理论与技术,不断总结声乐演唱经验,使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具备了科学性,时代性与艺术性。但是笔者发现很多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重“声”多于重“情”。我们都知道,在声乐演唱中,“以情感人”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发声方法,演唱技巧都是为情感表达服务的,两者缺一不可。前苏联歌唱家托斯卡尼说过: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他在音乐上的演唱技巧如何高明,如果缺乏情感的表达,他不是艺术家,而是技术匠。有些人认为有了声音就有了一切,其实对于一个演唱者而言,“声”与“情”同等重要。所以在演唱一首作品时,首先要了解其创作背景,歌词含义,旋律织体,并且进行多次的朗诵和试唱,用心体会作者想要通过作品传达的情感。熟悉作品以后,结合自己的艺术修养,人生阅历对作品进行不违背作者原意的二度创作。演唱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旋律和歌词中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连、断、收、放”等表现手法,使作品活起来,充满灵魂色彩,让听众听出味道,听出情感!下面是笔者对中国声乐作品《断桥遗梦》做的演唱分析。

关 键 词:民族声乐作品 演唱理论 中国 “以情感人” 民族声乐演唱 民族声乐艺术 演唱技巧 20世纪 

分 类 号:J605[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