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毅勇[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14年第11期73-73,共1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东北地区的松嫩-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由于地理纬度较高,大于10℃年积温一般介于2400℃~2700℃,无霜期90~140天,农业区划上属温凉作物一熟区。由于无霜期较短,作物的生育期也相应较短,为了确保水稻有足够的生长时间,东北寒地的水稻栽培一般采用大棚育秧再移栽到大田的方法。水稻移栽插秧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进行,此时外界气温变化比较剧烈,白天可以升温到20℃以上,但夜间会降温到5℃~10℃,三江平原北部地区气温有时候甚至会降到0℃左右,夜间低温会严重影响水稻秧苗生长。如果插秧后,天气持续低温,会造成水稻插秧后不缓苗,甚至可能发生烂根现象。因此,有效提高插秧后稻田地表温度是水稻生长发育和高产的关键一环。此外,东北地区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也严重地浪费了农业水资源,在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背景下,在东北地区开发适宜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