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汲冢《周书》与《逸周书》——从出土文献研究看古书形成和流传问题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连龙[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  处:《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4期104-111,共8页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

摘  要:在《逸周书》源流研究中,汲冢《周书》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自晋人以来,通常将二者混淆,认为汲冢《周书》就是《逸周书》。实际上,从篇章体裁、文辞使用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来看,汲冢《周书》并不是先秦《逸周书》。就命名、主题、汲冢所出其他竹书及晋人编辑《逸周书》等角度观之,汲冢《周书》应该是战国晚期流传的《六韬》类道家文献。汲冢《周书》与《逸周书》在文献形态及内容上的关联是学人将二者混淆的首要原因,晋人命名先秦典籍惯例及西晋初期儒学与玄学的斗争则加重了这种错误的认同。理清《逸周书》与汲冢《周书》的源流关系,可以作为个案研究,以此分析和观察出土文献研究对古书形成和流传的若干影响。

关 键 词:汲冢《周书》 《六韬》 荀勖 

分 类 号:K852[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