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贵州遵义563000
出 处:《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年第5期690-691,共2页
摘 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杆菌(Treponema pal idum,TPLA,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主要侵害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梅毒的发病机制先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对于梅毒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是集中在白细胞免疫,认为梅毒发病与T细胞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如天然免疫受体TLR2(Tol 样受体2)通过识别梅毒螺旋体脂蛋白及细胞内信号传导,联系梅毒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起到桥梁作用,对调节炎症反应强度和维持免疫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因多态性是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和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Genotype)或等位基因(Al ele),其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于人类中,分别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DNA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SNP近年来倍受关注,约占人类DNA序列变异的90%,在医学和遗传学中有重要意义。借鉴其他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结果,本文将对对在梅毒免疫发病中重要免疫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