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霞 刘文旭[2] 盛世蒙[3] 李建成[2] 盛承发[3]
机构地区:[1]临汾市植保植检站,山西临汾041000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00 [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出 处:《蔬菜》2014年第4期6-7,共2页Vegetables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081);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4);中国科学院"农业创新基地三期方向性项目"(KSCX2-YW-N-42);中国科学院"陕北(延川)红枣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性诱剂防治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Y322C51105)
摘 要:棉铃虫性诱剂的主要成分是顺-11-十六碳烯醛,以两种不同来源性诱剂制成的A、B两种性诱芯为试验材料,比较二者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比诱芯A低19.9%,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诱芯B单盆单日最大诱蛾量的平均值比诱芯A低27.9%,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初步认为,诱芯B主要成分的质量可能略次于诱芯A相应成分的质量。
分 类 号:S435.622.3[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