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及其供给模式: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卫东[1] 吉海颖[2]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理论学刊》2014年第7期57-61,共5页Theory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及其绩效研究"(项目编号:11JYC790214);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准公共产品是一种俱乐部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排他性特征,是"非竞争性与排他性组合"的产品系统,可适应从纯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的连续集合上的任意一点。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看,准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既不是其公共性和外部性的强弱,也不是其产权的明晰程度,而是其社会性,是所有消费者福利的持续改善和增进。这要求准公共产品的供给要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共同需要为目标,建立分权的多中心治理机制和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组合模式。而且,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以及排他性机制的设计必须要与包容性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适应。

关 键 词:准公共产品 本质属性 供给模式 排他性机制 

分 类 号:F062.6[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