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建华[1] 孙厚杰[1] 周鑫[1] 张晗祥[1] 鄢家强[1] 李代君[1]
机构地区:[1]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563002
出 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第13期1226-1230,共5页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植骨融合方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60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后路椎体间自体髂骨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18例),B组采用后路椎体间颗粒样人工骨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20例),C组采用后路椎体间椎间融合器(Cage)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22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椎间隙高度、椎体滑脱程度;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年的植骨融合情况;比较的并发症包括三组患者术中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大出血情况,术后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应激性溃疡、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年VAS及ODI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1年C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C组患者的间隙高度显著高于A、B两组,P<0.01,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椎体滑脱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1年C组患者的椎体滑脱程度显著低于A、B两组,P<0.01,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C组患者的椎体融合情况显著优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比较,C组患者显著低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体间椎间融合器(Cage)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功能,增加椎间隙高度,避免术后椎体滑脱,同时促进椎体融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21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