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行性滑脱症内固定与不同植骨融合方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建华[1] 孙厚杰[1] 周鑫[1] 张晗祥[1] 鄢家强[1] 李代君[1] 

机构地区:[1]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563002

出  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第13期1226-1230,共5页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植骨融合方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60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后路椎体间自体髂骨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18例),B组采用后路椎体间颗粒样人工骨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20例),C组采用后路椎体间椎间融合器(Cage)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22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椎间隙高度、椎体滑脱程度;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年的植骨融合情况;比较的并发症包括三组患者术中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大出血情况,术后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应激性溃疡、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年VAS及ODI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1年C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C组患者的间隙高度显著高于A、B两组,P<0.01,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椎体滑脱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1年C组患者的椎体滑脱程度显著低于A、B两组,P<0.01,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C组患者的椎体融合情况显著优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比较,C组患者显著低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体间椎间融合器(Cage)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功能,增加椎间隙高度,避免术后椎体滑脱,同时促进椎体融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 键 词:腰椎退行性滑脱症 自体骨粒样骨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