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俊[1] 顾平[1] 王东霞[1] 田辛辛[1] 张焰[1]
机构地区:[1]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慢病科,江苏省南京210018
出 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年第3期326-32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基 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YKK12204)
摘 要:目的评价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干预老年高血压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573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管理组288例,对照组285例。管理组借鉴美国家庭医师协会推荐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制定临床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等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管理,对照组仅进行门诊随诊。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管理前和管理12个月后以及组间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生活方式相关行为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管理组末期关于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易患因素、并发症、治疗目标、生活方式干预和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基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对照组末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末期在戒烟限酒、体育运动、减少钠盐摄入、减少油脂摄入、遵医嘱服药以及测血压方面均较基线时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末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与对照组末期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基线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末期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末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指数(BMI)、腰围末期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管理实践有利于减少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是对现有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拓展和补充。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