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致死策略在DNA损伤修复缺陷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倩云 张瑞娟[1] 陈奇[1] 李鳌[1] 许建华[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0062

出  处:《医学研究杂志》2014年第6期4-7,共4页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3105);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项目

摘  要: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指两个非致死性的非等位基因同时突变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目前成为抗肿瘤新药物研究的一个热点。有DNA修复缺陷的肿瘤通过辅助DNA修复途径存活,因此靶向修复缺陷基因可极大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如同源重组(HR)缺陷的肿瘤可以有效地针对目标使用DNA双链断裂剂。然而,并非所有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的肿瘤的反应都相同,在此类型的治疗上,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调用生化机制外排作用等降低药物作用或选择DNA损伤反应中的另一条通路而获得耐药性。本文针对有DNA损伤修复缺陷的肿瘤,从合成致死影响p53、周期检查及修复抑制敏感度的角度来进行概述,因此了解不同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耐药,更有助于合成致死策略的新靶向疗法的制定。

关 键 词:DNA损伤反应 同源重组 耐药 合成致死 

分 类 号:R979.1[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