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维[1] 张德山[1] 王桂山[1] 李子樵 包福助[2] 金宏云 龙振洲[3] 马树俊 田渭涛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2]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3]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研室
出 处:《中医杂志》1989年第2期23-26,共4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作者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证患者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免疫学观察,分析了患者 T 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从中医角度探讨了防治冠心病的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的本盛标实证分为气阳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两组。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呈紊乱状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表现为血清 IgG、CIC、IC-IgG、IC-C_3水平显著增高,外周血 B 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OKT_3^+、OKT_4^+、OKT_8^+细胞百分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其中 OKT_8^+细胞百分率的减少幅度大于 OKT_4^+细胞百分率的减少,使 T_4/T_8比值升高,导致 T_S 与 T_H 细胞失衡。作者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本虚,与细胞免疫低下尤其是 T_S 与 T_H 细胞失衡关系密切;而其标实,则与体液免疫亢进有关。前者可能是冠心病免疫发病机制的核心,因而在治疗中须着重扶正固本以增强细胞免疫,恢复 T_S 与 T_H的平衡;后者可能是冠心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继发环节,故在治疗中也须兼顾祛邪以抑制体液免疫的亢进,抑制病理性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并加速它们的清除。
分 类 号:R259.414[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