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运国[1]
机构地区:[1]湖北省枣阳市粮食局
出 处:《福建粮食经济》2001年第4期27-28,共2页
摘 要:粮食购销活动中大众心理趋向性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与粮食在粮食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心理上、经济上、以及历史积淀上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具有比较复杂而深刻的特点,一是多重性。所谓多重性,是指粮食购销活动中大众心理的趋向性,即涉及个人心理中表现出多样的需求和期待。如粮食生产者在出售粮食时,除了期待获得较高的价格外,同时,还对粮食收购者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有一定的心理预期,粮食消费者购买粮食时,不仅要少花钱,而且要求购买的粮食品质优,服务态度好。而粮食经营者心理趋向的多样性,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即收购时要求粮食质量好1价格优;售糖时则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粮食购销活动中多样笥的大众心理趋向,实质上反映出粮食作为商品的一 般属性在众多涉粮个人中的平常心理过程,二是趋利性。粮食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参与粮食购销活动之中,除了满足生存所需的食物外,实质上都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粮食城,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可避地希望从中获得利益或减少支出,因而,趋利自然也就成为粮食购销活动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大众心理趋向。三是趋众性,由于,粮食购销活动中的参与者众,极容易在购销行为中产生较大规范的“高潮”,如售粮高潮,抢购粮风潮,等等,大众心理中的直人性心理的形成,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还有很多原因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大环境有密切有关联,比如通货膨胀,必然引起市民抢购粮食风潮;粮价下跌,必然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甚至弃田不种等。趋众性的大众心理趋向,往往会促成一些出科意料的粮食购销活动高潮的出现,给正常的粮食购销活动开展带来巨大影响,四是冲动性。粮食购销行为中的任何异常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