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黄苗发生原因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进成[1] 纪凤高[1] 张山泉[1] 陈川 庄春[1] 许为黎 

机构地区:[1]江苏省淮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23001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1999年第12期8-8,共1页

摘  要:旱育秧是水稻栽培新技术,优点很多,广大农民十分欢迎.然而,农民又非常担心旱育秧发生病害,严重的可导致无秧可插.由于旱育秧是一项新技术,大部分农户对旱育秧病害缺少识别能力.在稻麦两熟制的黄淮稻区,旱育秧的三种主要病害.“恶苗病”、“立枯病”和“黄(白)化病”都有“黄”的表现,分别表现为“瘦黄”、“枯黄”和“嫩黄”,不少农业技术人员也不能辨认,只笼统地称为“黄苗、死苗”.正确识别病害类型,了解其发生原因,采取恰当的防治措施十分必要,现简介如下.1.在气温达到30℃~35℃左右时,看到苗床上一些秧苗迅速长高,比普通秧苗高出1/3以上,在苗床上很显眼.叶色与假茎均为淡黄色,瘦而长,不卷叶,根数少,除少数发病早且重的植株外,至移栽时一般不死苗.病苗在苗床上均匀分布.该病属于苗期徒长恶苗病.其病原由串珠镰孢菌侵染而引起,该菌为好气菌,喜欢高温高湿.旱育秧苗床透气性好,苗床覆盖地膜所致的膜下高温高湿,都有利于该病菌的生长.所以,旱育秧恶苗病比水育秧重.此外,粳稻发病比籼稻普遍.

关 键 词:水稻 时育秧 黄苗 原因分析 恶苗病 立枯病 黄化病 控制技术 

分 类 号:S435.111.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