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与肛垫概念不宜混淆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荣文舟[1] 李泽生[1] 湿小一[1] 许山鹰[1] 赖宇飞[1] 张羽[1] 韩义红[1] 江志峰[1] 王宝光[1] 杨志生[1] 王喜麟[1] 张东铭[2]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100010 [2]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出  处:《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年第1期53-54,共2页Journal of Coloproctological Surgery

摘  要:编者按 :自 1 8世纪起 ,痔就被认为是肛管粘膜下的曲张静脉 ,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到了 2 0世纪70年代 ,人们对痔有了新的认识 ,多数学者已经认可了“肛垫学说”。肛垫是直肠肛门正常解剖的一部分 ,普遍存在于所有年龄、性别及各种族 ,不能被看作是一种病 ,只有当合并出血、疼痛、脱出、甚至嵌顿等症状时 ,才能称为“痔”,或称为“症状性痔”、“痔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于 2 0 0 0年 4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痔诊治标准研讨会上 ,对痔作出了明确定义 ,即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流淤形成的局部团块。目前 ,肛肠界对“痔”的称谓尚未统一 ,对于沿用多年的对“痔病”的称谓所引起的一些争论并不影响人们对痔的本质的认识。痔病与肛垫的概念不能混淆 ,一定要分清。

关 键 词: 肛垫 概念 比较 

分 类 号:R657.18[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