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1年第4期305-314,共10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75503);科学技术部攀登计划预选项目(95-预-39)资助课题
摘 要:对大别造山带榴辉岩中石英脉矿物及其围岩全岩进行了氧同位素分析.结合脉与围岩之间的构造和岩石学关系,从时间顺序上可将这些石英脉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榴辉岩相同变质脉,不仅脉石英与围岩榴辉岩的氧同位素组成接近,而且脉中矿物对氧同位素温度与榴辉岩相峰变质温度接近,因此成脉流体来源于榴辉岩;(2)脉形成于退变质作用早期,但成脉流体来源与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组合有关;(3)脉形成于退变质作用期间,成脉流体与榴辉岩无关.同变质石英脉形成于板块折返过程中榴辉岩相重结晶之前的压力降低阶段,裂隙式局部流体对流迁移是成脉的主要机制.尽管脉中的氧同位素均一化尺度比榴辉岩中的氧同位素均一化尺度大得多,但总的流体流量是非常有限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87.29